查看原文
其他

转身万馆体育,他想让中国170万个体育场馆“活”起来 | 专访韩立锋

ECO 体育产业生态圈 2020-10-11

“46号文”不只提出了5万亿的规模计划,也提出了2025年人均场地面积2平方米的目标。在达成目标的过程中,中国体育场馆业也在近年迎来快速发展。近日,全球顶级场馆峰会Coliseum落地中国,或许是对中国体育场馆业光明前景的一次成功的铺垫,而这背后,则是韩立锋与万馆体育的大计划。


文/ 李 亚丽

编辑/ 郭 阳


万馆助力,顶级场馆峰会来到中国


10月25日,京城文体坐标鸟巢迎来了与自己的未来息息相关的一场国际盛会——Coliseum亚太峰会。


据了解,Coliseum是全球体育场馆和竞技场商务系列会议,并拥有体育场馆新闻在线平台和全球体育场馆设计,建造与运营的国际刊物。作为全球唯一的体育场馆商业峰会,这是第一次落地在中国。而生态圈也获邀参会,对此次峰会进行了全方位的报道。


为什么选择把峰会开到中国来?在峰会开幕时Coliseum总裁Michael Rennschmied表示:现在的中国非常国际化。随着国家的发展,中国现在想要建立更好的新场馆。我们带来了国际化的运作经验和场馆知识,Coliseum峰会已在北美、南美、欧洲等地成功举办,现在我们终于来到亚洲,来到中国。”


的确,2014年“46号文”以来,中国体育产业快速发展,也有无数行业人士选择了投身创业大军。而在当年那份文件里,2025年人均2平方米的目标,也给体育场馆业带来了长足的发展空间,毕竟,2014年的数据仅仅是人均1.46平方米。



而将这国际场馆峰会引入中国的公司,是一家今年成立的创业公司——万馆体育,而这家公司的掌舵人,则是中国体育场馆界代表性人物韩立锋。


韩立锋曾任职五棵松体育场馆群创始团队并任总经理,随后担任阿里体育合伙人、副总裁兼场馆事业总经理,有着丰富的场馆运营经验。


为什么引进Coliseum,并且跟MJR Group团队战略合作呢?万馆体育执行董事韩立锋告诉生态圈,他们将世界顶级场馆峰会带到中国来,正是看到了欧美场馆行业对于社会的重要作用。


体育场馆与体育消费或者体育产业的关系,就好比是农田与庄稼的关系,如果说场馆不好,那很多活动根本无法落脚,如果场馆条件好,运营商得力,一方面,可以吸引更好的赛事和活动进入,赞助商也随之增多,媒体传播很便捷,参与者体验感好,从而推动产业发展的良性循环。”


“另一方面,优质场馆对赛事的综合水平提升也有帮助,比如与当地政府的协调,赞助商、票务销售等,都是非常有帮助的。”


基于这些思考,万馆体育将Coliseum国际场馆峰会引进了中国,据韩立锋向生态圈透露,此次与MJR Group的合作,是以合资的形式,另外将国外先进的场馆运营理念、资源带入到中国来,也帮助中国优秀的场馆相关企业走向国际。



大会进行到中程,MJR Group与万馆体育签署了独家战略合作协议,MJR Group正是Coliseum峰会的幕后筹备团队,而这次合作的主要内容包含了以下几个方面:

  • 致力于持续将Coliseum长期更好的在中国举办,成为中国最有影响力的体育场馆国际峰会;

  • 致力于中国体育场馆行业人才培训培养;

  • 致力于将国际先进技术、资源引入中国,也帮助中国优势资源走向国际市场。



离开大平台,韩立锋开启“万馆”计划


Coliseum峰会当天,韩立锋和颜悦色,不时有参会嘉宾来与他交流,他热心回应,十分亲和。


放弃了此前大平台的光环,韩立锋自组团队成立了“万馆体育”,并将其定位为——中国稀缺的城市文体综合体集成运营商。



在峰会期间接受体育产业生态圈专访时,韩立锋谈到,成立“万馆体育”的初衷,是希望帮助中国更多的体育场馆有更好的运营和发展。


“中国体育产业市场处在一个快速发展的进程当中,但是中国体育场馆现状实际上并没有那么乐观。虽然全国有大约170万个体育场馆,但经营效果并不好,主要依靠场馆租金和政府补贴。”谈及中国体育场馆发展现状,韩立锋足够有发言权。


他告诉我们,一方面,场馆无法承担高标准的比赛演出活动,长期空场使用率较低,安全设施存在隐患等,使得真正能够“活起来”的场馆少之又少;另一方面,随着国民越来越重视文体生活,场馆设施的供需不足也就浮出水面。


在这样的基础上,韩立锋希望他们打造的万馆体育,能够让中国的体育场馆行业发展到一个更高的层次。一方面,为国内的体育场馆提供运营咨询服务,帮助场馆有更好的规划和利用;另一方面,也帮助体育场馆行业培养更多人才。


“我认为我们能做到这个事情,而且可以做得不错。”谈到自己的事业,韩立锋信心满满。



之所以有信心成功,是源于此前的经历与团队的能力。“之前的经历和经验对我来说都非常宝贵,”谈及做万馆体育的动机,韩立锋开回忆闸门,长舒一口气,细数了自己的职业生涯。


“刚毕业时,我在做赞助商销售和电视转播,后来有机会做赛事,再到后来运营体育场馆,这个过程中积累了很多赛事和演唱会的主办经验。我在五棵松8年时间,后来在阿里体育时对互联网、大数据也有一些接触和学习,另外,我也有过一些资本上的接触。可以说,所有这些对我的创业来说都是必不可缺的,也是非常有帮助的。”


韩立锋告诉我们,万馆体育的创始团队来自美国体育文化娱乐运营商AEG公司,五棵松体育场馆群,阿里体育,中体产业,戴德梁行等专业机构。“万馆体育最核心的优势就是我们的团队,大家都在体育场馆这个行业领域中有很丰富的从业经验。”谈到团队,韩立锋非常自豪。


成熟团队背后,万馆体育有一整套成熟的运营体系和经验,以及国内外丰富的资本、赛事、演出及培训等资源,这些都是韩立锋对于自己事业的信心来源。



中国体育场馆业,该如何拥抱未来?


万馆体育所做的,或许只是中国体育场馆产业走向未来的第一步,对于中国体育场馆行业而言,未来会是怎样呢?


谈及前景,韩立锋眼露光芒,显得很有信心:“前景会非常好。中央的政策和老百姓实际的消费升级都指向了文体产业的大发展。人民的需求是有的,市场的发展也必然朝这个方向而行。要说挑战的地方,可能就是有些城市政策落实得比较好,但也有部分城市缺乏创新思路。”


延伸阅读:五棵松挂上“凯迪拉克中心”的牌子!这里的10载岁月有你多少回忆?


如今时代更迭之速早已不是我们所能预见,而长期据于传统产业的场馆运营业也需要依靠创新,来解决中国体育场馆的目前的种种难题。


谈及创新,韩立锋也有不少思路,他告诉了我们三个要点:

首先是老旧场馆的改造升级,思考如何来激活场馆,使其焕发活力;

其次是新建场馆的功能定位专项设计和设计优化,避免以往传统的以赛事功能为主模式,引入国际视野与本地运营经验相结合。

第三是经营权与所有权的分离,中国原有大型场馆基本上还是政府在管理,现在新建场馆政府也都有意识采用市场化运营,并将场馆经营权对外进行委托,让专业机构参与运营管理。


此外韩立锋还透露,最近有政策有关放松对行业资质的要求,转而更加注重专业能力,但实际上,许多地方依然以企业的注册年限作为衡量其专业能力的标准,在他看来,这样的观念是需要更新的。


与创新同样重要的是人才。体育产业的发展需要各个领域的人才,但作为专业化的场馆领域,具备丰富场馆知识以及经验能力的人还不多。


在韩立锋看来,体育场馆领域的人才,需要具备专业的知识、经验以及个人能力,包括管理及运营场馆的相关知识储备,场馆的活动管理、赞助销售、物业管理,赛事和演出的筹办经验等。




在全民健身与体育赛事日益火热的今天,对于体育场馆的需求开始显现。需求之下,市场总会砥砺前行。创新会有,体育人才也正在涌来。而全球顶级场馆峰会Coliseum落地中国,或许是对中国场馆业光明前景的最好铺垫。在这背后,不仅是韩立锋与万馆体育想要的未来,更是整个体育行业的期待。


    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


点击下面蓝色字,获取更多资讯

第二批300家特色小镇名单即将公布,但别忘了体育小镇的王牌还是体育

1000个场馆与30个冰雪乐园,这家名为“北体集团”的上市公司有怎样的布局逻辑?

三款反恐安保“黑科技”,为体育场馆保驾护航!| 商圈

老年暴走团风波背后,是硝烟正燃的体育场地之争




长按识别二维码 关注我们

点击 “阅读原文” 进入生态圈官网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